家具制造业面临变革 - 迈向信息化生产

乐居咖 人气:1.82W

社会在进步,生活在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明显在改变。但当前家具制造业的生产力水平,却已难与之相适应。欲解放生产力,必将会掀起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因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结蒂是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的历史。

中国家具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30年过去了,我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停留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大多数的家具企业还在面向库存组织生产。虽然他们也努力在设法满足市场愈来愈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但企业的装备条件、生产组织方法与计划管理等,都还改变无门。因而,其生产的效率,每况愈下 ;生产的成本,却越来越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变得十分脆弱。现在,我们又遇到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而且已经开始波及实体经济,家具业自然难以幸免。当然,有一些家具企业,因为已变革在先,或另有奇招,至今仍能乐观应市,并且前景一片看好。如广州尚品宅配及其位于南海的维尚家具工厂,就是属此“大好河山”的一个鲜活案例。

去年,“大规模定制”这一先进制造技术在维尚工厂成功投入应用后,尚品宅配公司从生产到销售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改造前,该厂连30单/天的加工量都搞不定,现场堆满了在制品,30天还无法交货.改造后,日加工量猛增至100单/天,交期可缩至10天。一年后再去看时,日加工量又翻到了240单/天!让人不禁赞叹:一个家具制造的奇迹,正在那里发生!

关于维尚工厂实现家具“大规模定制”的消息,各专业媒体陆续都有报道。维尚工厂以生产预饰面板式家具为主,其中厨柜占一定比例,某厨卫类杂志的主编因此曾撰文指出:厨房家具业快速发展的最强烈信号就是“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突破……。因此,可以预测,厨房家具将成为民用家具的领头羊。近又见台湾某知名厨柜企业在报纸上宣传其已投建“世界级现代化整体厨房家具新厂”时,也不忘把所采用软件能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内容作为一个亮点列入。

“大规模定制”是在上世纪末,世界正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型时出现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之前,已有如“精益生产”、“柔性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陆续问世。因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丰富的商品供应带来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促进了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差异)化。起初,还只是多样化的需求为主,企业开始面临从批量化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渡的压力。因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丰田制造模式引起了全球企业界的注目。它主要是在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和制造理念上,突破了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束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虽然当时还未涉及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丰田模式被总结提升为“精益生产”模式后,至今仍是许多企业可以借鉴与应用的先进制造模式之一。“大规模定制”的问世,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软件技术的支持,使它投入实际应用的成熟期要比“精益生产”短得多。当然,也是因为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消费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张显所致。“大规模定制”是在集“精益生产”、“柔性制造”、“模块化技术”及信息技术等诸多先进制造技术之大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兼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和定制化生产的先进制造模式。如果“大规模定制”还只能看作是一种“准信息化生产方式”的话,那么一种美国曾经拆巨资投入研究并开始在某些工业制造领域得到应用的“敏捷制造”模式(能在网络化环境下随时集合一群“虚拟企业”来实现更加敏捷、灵活的制造),则可以称得上是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生产方式”。但是,当前对我们家具制造业而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成熟度都还不够,“大规模定制”应是更符合行业实际情况、又能低成本有效推动行业升级改造的一项利好选择。

维尚工厂的“大规模定制”项目,是在广州圆方软件公司全力投入研发并一手把握生产改造的情况下实施成功的。笔者从去年应邀主持该项目的鉴定后,一直在跟踪了解工厂的发展动向。并真切感受到了它不断创造奇迹的每一个过程。其中,笔者发现该项目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方面,很有独到之处。从技术路线上看,它是使“大规模定制”在我国家具业中首先获得应用突破、并如“超人”般现身的关键举措。改造后的维尚工厂,无论从设备效能、工艺流程、计划排产、劳动行为、人才结构到管理方法等,与一年前相比,均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下面将作一些具体的列举。

1. 设备信息化改造

依照“成本低、效率高”的原则,对现有设备按不同方案进行信息化改造后,工厂的生产效率和“加工弹性”有了质的变化。

(1) 为电子开料锯加装“制造执行软件”。使操作工能够“不假思索”地按电脑排定的批次,快速、准确、连续地进行裁切加工。工厂因此改变了由1台开料锯配3台推台锯的常规加工配置方式,可以由加装“嵌入式系统”(配圆方制造执行软件)的开料锯单独来完成开料任务,不仅简化了工序,而且无差错,加工质量更有保证。

(2) 为加工中心安装“CAD∕CAM接口软件”。使机器能依据条码快速“识读”待加工的零件,一按电钮就能自动进行加工,省去了由人工现场输入加工指令时所占用的“准备时间”,使该加工中心100%地发挥了它的“柔性度”。

(3)为普通加工设备如封边机、排钻等加装“电子看板”(目前暂用市售的台式电脑)。工人可以一边看图、一边动手,实现“无纸化”加工。省去了找图纸、读图的“准备时间”,对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有明显效果(以往每月在生产用纸及器材损耗方面的花费高达10万元)。

2. 工艺柔性化改造

为实现“大规模定制”,须要提高设备与工艺的“柔性度”(或称弹性度),以能高效率地进行多品种的加工。前面对设备进行信息化改造的目的,主要是用电脑来代替人做换品种时的准备工作,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准备时间”。而提高工艺柔性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加工品种数的能力,主要着眼于节省换品种时的“调整时间”。

该厂除将“新、大、难”的钻孔加工安排在CNC上进行,常规小规格多品种零件板的钻孔,则安排一组国产三排钻实现加工,并规定一台三排钻只加工4种不同靠山尺寸的板,从而提高了该排钻组的加工柔性。

显然,上述工艺柔性化的改造,融入了“单元式生产”和“成组技术”的思想。

3. 逐日、逐批、逐一排产,一件不少

首先有圆方设计软件的支持,每份定制订单的每个零件都能自动生成加工图。完全杜绝了人工出产品图、拆零件图时,经常出现的缺图、少图、出错,以及误工、返工、打乱排产计划等情况的发生。然后,用自行研发的排产软件进行逐日、逐批、逐一排产,一件不少。

4. 零件条码化,加工只认零件不认产品

当前,在按订单生产家具(如厨房家具)的工厂里,尽管有不少厂家已经对零部件作了标准化、通用化的考虑,但仍是按一家一户的订单来组织生产,因而其加工和物流的运转效率,都很受影响。

维尚工厂采用了兼有加工符号、序号和条码的标签,可同时被机器和人工识读。当零件板从开料锯上出来时,就一一贴上了条码标签(条码纸的排序与出板的顺序一一对应,可以盲贴)。为加工只认零件不认产品创造了条件,并首先在家具业内真正实现了按“部件即产品”原则组织生产,从而大大提高了物流速度和生产效率,而且不出差错。

5. 上电脑看图、读指令进行加工,操作技术换代

在经过信息化改造后的机器上操作,要学会看电脑图、读加工指令,还要练就眼快手快、边看边动手的技能,改变了以往主辅机手技能相差悬殊,而且因人而异,在看图想活时又不能干活的传统操作惯例。新技能适应了年轻一代工人在与电脑互动中实现加工的素质能力。互动式操作似乎更能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生产效率提高很快。开始数月几乎月月要修改定额,但工人仍能逐月收入有增。

6. 成品零件按订单归队,分拣架知识含量高

实现按“部件即产品”原则组织生产后,要增加一道分拣工序,将加工好的零件分拣回各自的订单。为了提高分拣的效率,圆方公司一位高级程序员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能实现人工高效分拣的装置。他先对半年来已销售产品的所有零件板作了统计分析,再依据零件的尺寸、数量、出现频数等参数,对每块零件板在分拣架上存放的位置及空间大小,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又通过一个软件,对实际订单里的零件板重新按大小依次向前靠拢,不留空缺,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使操作过程省时省力。这一低成本的、应用IT手段实现的创新设计,使新增的“分拣工序”顺利地融入了整个生产的节拍。

7. 大学生电脑排日产计划,生产性服务队伍壮大

信息化改造后,企业显著增加了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首先是抓紧招一批大学生来,经培训后投入电脑编排日生产计划和软件维护等工作,这部分人员已占到了企业在厂人员的10%。同时,每天仅200多名直接工人生产出来的200多单定制家具,却有近2000名遍布各地的信息化营销人员在开展销售服务,包括用电脑与消费者互动接单,并即时从网上发回订单等。再加上圆方公司的参与并提供信息化服务,以及社会上一大批物流队伍的服务……这样的变化,足以说明它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十分明显,并称得上是家具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典范。

8. 虚拟环境里搞新品研发,更快响应市场

为加快新品开发与上市的速度,并确保构成产品的零件可准确无误地加工、装配,圆方公司还在产品的虚拟设计与制造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新品的基型设计及其可能的设计变化,均已能够在电脑上进行评审;其次,可以省去样品的试制,以及对试样、图纸进行反复修改的“漫长”过程;第三,可以依据顾客的住房空间,提供家具陈设设计的3D效果图,并能让顾客在尚品宅配旗舰店的体验馆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视觉体验。

对上述“灵境技术”的开发与投入实际应用,大大加快了新品上市的速度,避免了常规试制、出样过程所带来人、财、物的浪费和时间、商机的错失。

以上对维尚工厂进行信息化改造后的一些新变化,作了初步的列举,它已能展现一间家具工厂向“信息化生产方式”挺进后的诱人前景。尽管要在整个家具业不同类型产品生产线上推广维尚工厂的改造模式,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基本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已经闯出了一片天地,我们还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倒是对“信息化生产方式”的知识扫盲和“思想改造”,或许会比技术攻关的问题要大得多,成本也高得多。不管怎样,指引家具制造业向“信息化生产方式”转移的火把已经点燃,我们正在面临重大的路径转换与抉择,相信会有更多人带领自己的企业跟着走下去,走的人多了,路就会越来越平坦。

来源:ECF家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