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范·德·沃尔特 - 站在中国的肩膀上

乐居咖 人气:2.7W

约翰·范·德·沃尔特:站在中国的肩膀上

“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99年,那时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才刚刚建成。”说起北京的迅猛发展,荷兰建筑师约翰·范·德·沃尔特感慨万千,“现在,三号航站楼都早已投入使用,新空港又在规划中了!”

约翰位于安定门外的建筑师事务所具有显而易见的现代欧式风格,尤其是进门处,用青砖堆垒出的凹凸有致的湖面状墙壁匠心独运,办公室里充盈着浓郁的咖啡香气,约翰待客用的却是福建的功夫茶具和泛着玲珑光泽的绿茶。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来中国13年,这句谚语是约翰说得最好的一句中文,他认为只有放下自身固有的观念,才能理解和吸收中国的文化,跟上中国崛起的步伐。

约翰的新书《你不能改变中国,中国会改变你》被广为传颂,在他的荷兰同行,央视新大楼的设计者雷姆·库哈斯的办公桌上,也放着一本。

对于这本写作了整整三年,耗费了他大量心血的作品,约翰似乎并不以为意,倒是如何在第二天的“六一儿童节”陪两岁的儿子一起庆祝,让他颇有些纠结。

中国建筑师也很强大

5月中旬,应王澍之邀,约翰到杭州做一个大学生设计作品大赛的评委,见到了王澍8岁的儿子。他问小家伙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对方干脆地回答说,“建筑师”,再问他做建筑师的目的是什么时,小家伙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修我爸爸设计的房子!”

说起当时的情景,约翰仍然忍俊不禁。但提到对于王澍此次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的感受时,约翰非常认真地说:“我非常高兴中国人能获得这个奖项。中国各个城市发展得如此快,和很多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国外对这一点并不了解,王澍的获奖就是向世界宣示,中国建筑师这个群体也是非常强大的。”

约翰认为,王澍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像所有城市都热衷于建CBD那样追逐潮流,而坚持使用很乡土、很传统的元素设计一些地域性建筑,“他把焦点放在这个上面,做跟传统文化和经济现实有关联的设计。”

说到和国内建筑师的区别,约翰一边指指头,一边又拍拍胸口,笑着说:“国外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比较专一,就是单一地进行‘设计’。但国内建筑师除此之外,还需要知道甲方心里在想什么。”

约翰认识到这一点用了四五年的时间。“甲方的想法会变,经常变,你往前每迈一步,就需要请甲方过来看一看,及时了解甲方的思路,以确定自己是否跑偏了,然后再迈下一步,否则就会做许多无用功。这要求设计师具有很强的弹性。”

“要想扎根中国,必须放弃原有的自我,但我又很难变成一个彻底的中国建筑师,我现在所担当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角色。”约翰指了指墙上张贴的一幅设计作品效果图,“我们设计的建筑,表面上看是一种抽象的图形,但实际上都包含了与甲方心理上的某种对应与契合。”

图上展示的是位于北京大兴的正在建设中的创意文化广场,“你看我们做的这个由许多盒子状的单元组合而成的设计,这个为什么和甲方有契合度呢?”约翰解释说,“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是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概念,印刷时每个方块字上上下下变化,而我们设计的这些单元也是参差错落的,所以,整个建筑立面很时尚很现代,但传统文化的元素也融汇在其中。这样甲方就容易认可接受。”

扎根中国

“我的每个设计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各种冲突中产生的,但结果又都比较好。”约翰沉静地叙述着,金黄色的卷发随着他的手势微微跃动,显然,对如何扎根中国,如何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自处,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中国不少建设项目周期短,留给设计师的时间非常少,“别的事务所一直很不适应这种快节奏,但我们比较适应了,所以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机会。”约翰说,在荷兰,做一个普通幼儿园的设计也需要六至七年的时间。荷兰的一些建筑师在接到来自中国的设计邀请时,会给中方发过来一个冗长的周期计划表,“我们看到这个计划表,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样的速度怎么在中国做事情?”

“我们和其他国外的事务所不一样,他们的办事方式,有点像开着飞机,不停地向下投掷包裹,这个设计投到中国,那个设计投到其他国家,而他们自己却从来没有落过地,一直在上面飞。”约翰形象地比喻说,“做完一个设计后,他们甚至搞不清楚这个建筑是在中国的哪个省哪个市,而我们就一直在做一些能扎根中国的建筑。”

1999年,受清华大学邀请,约翰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那时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刚刚完成,“从我的角度看,这个设计确实不错。但是清华的教授们却认为,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不是一个好的设计。”这种中西方之间的认知差异让约翰感到非常有趣,数年在中国的实践让他得出结论:“中国正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同时,其背后又承载着五千年纷繁复杂的厚重历史,想让这样背景下的中国人接受自己的设计,就必须扎根中国。”

约翰在他的书《你不能改变中国,中国会改变你》中提到,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还有很多建筑之外的东西。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这和“腐败”有一定关联,但约翰却平静地回答,“没有什么联系。解决腐败问题需要漫长的时间,荷兰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经过了几百年来才转变到比较纯粹的层面。这方面改变起来不容易,慢慢来,只要能相对地给大家提供一些公平的机会就可以了。”

所有的事情都变了

作为一个出色的建筑师,约翰著述颇丰,问及他写作的初衷,他耸耸肩,想了想说,“在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我还很年轻,憧憬在中国的美好前景,后来发现想象和现实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经常会做一些小的记录留存下来。”

中国举办奥运会之前,荷兰和德国等国家的电视台常有记者过来问他,在中国到底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等,这让他觉得有必要把自己日常积累的那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为每个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提供一些指导。

和初来中国时相比,说到对中国今天的印象时,约翰大声说:“所有的事情都变了!”

“13年前,中国房地产尚在起步阶段,各方面的限制比较严格,而现在各方面的限制会小很多。唯一没变的,是项目的设计周期仍然比较短,只要这个项目决定开始推进了,给设计留的时间总是比较少。”约翰说,“那时甲方还不够自信,外国建筑师的生存比较容易,设计很容易被接受。现在甲方更自信了,更有批评意识了,这种时候你的东西相对就不容易获得他的认可。但这是一件好事,能让你更努力地把设计做好。”

约翰认为,在进行设计时,不应单向度地仅仅从建筑的角度去考虑,而应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去综合考量。“建筑师拿到一个项目后,它的地理位置,跟城市的关系等等,会牵涉到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现在人到达一个地方非常容易,人到了以后,会把观点带过去,和当地的文化形成某种程度的融合和共生,我们事务所比较细致的研究内容就是,我们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拍摄当地人群的行为图像,目的就是看城市之间的差异化到底有多大。我们最后发现:整个世界的趋同性越来越强。因此,建筑师的使命应该是如何让这个城市不一样,让它具有独特的个性。”

约翰用他的大手端起小巧的茶杯呷了一口茶,显然,在他标榜的“跨文化设计”理念中,他原有的文化属性正在悄然减退,而他的饱含中国元素的设计所展现出的个性却日益丰沛起来。

“目前我还看不到任何离开中国的理由。”提及未来的发展,约翰踌躇满志地说。

约翰·范·德·沃尔特(John van de Water)简介: 2004年至今,荷兰NEXT建筑事务所设计总监,国际注册建筑师。2003年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出版作品:《大都市的印象——城市的未来》《如何扎根中国》《你不能改变中国,中国会改变你》等。